拜仁慕尼黑为什么这么「抠」?

拜仁慕尼黑为什么这么「抠」?

详情介绍

  1,德国足球联赛现在仍然维持着“50+1”的政策,这就注定拜仁无法获得大量的注资,不能像曼城、大巴黎、切尔西那些土豪随意砸钱买人。虽然近几年拜仁一直在呼吁废除此政策,但还是无济于事。

  2,德甲的商业开发力度远远比不上英超,也比不过西甲。因此拜仁每年获得的转播费在德甲虽然是最多的,但有时候连英超末尾球队都比不上。而且德甲的转播费分摊还力求平均,拜仁虽然获得了六连冠,但和德甲下流球队比,转播费差距并不大。

  3,安联球场虽然于2005年就建成了,但从那时候开始,拜仁每年都要偿还高额的贷款。想想教授在阿森纳建了球场后的拮据日子,也多少可以想见拜仁当年的窘况了。当然,慕尼黑的房价应该没有伦敦贵。。而且,本来说好了是拜仁和慕尼黑1860各出一半,但后来1860财政紧张,拜仁又把所有权全买了过来,这当然也是要花钱的。。

  4,虽然拜仁的营业收入可能比不上其它一些豪门,但拜仁给球员的工资可不低。几年前,拜仁队内绝对核心的薪水就已经超过千万欧元,目前莱万、穆勒、诺伊尔的薪水都是1500万,而德甲其它球队,即使是多特蒙德和莱比锡,队内顶薪也就800万左右。这样的后果也可想而知,除了拜仁外,其它德甲球队基本都留不住球星。。。

  1,拜仁当年也曾遇到过财政紧张的日子,那时候一度发不出工资来。迫不得已,时任总经理的赫内斯只好把当时队内核心鲁梅尼格卖到了意甲。。。对,就是现在拜仁那两位大佬。可以想象,经历过那种穷日子,下意识里当然是能少花钱就少花钱了。。。

  2,多特蒙德当年一度比较膨胀,疯狂花钱。但然后就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虽然后来救回来了,据说拜仁也帮了一把,但还是好几年都没缓过气。有了这前车之鉴,拜仁高层当然会比较谨慎了。。。

  当年,拜仁买来罗本和里贝里都只花了2500万欧元,但这两人随后却成为了顶级的黄金双翼,纵横欧洲,难觅对手。也正是因为有他俩,拜仁才有当年四年三入欧冠决赛的巅峰时刻。。。

  但是,随着罗贝里老去,新买的球员却迟迟顶不上来,其实拜仁早就未雨绸缪,买过一堆边锋,比如沙奇里、道格拉斯·科斯塔、科曼等等。前两人没踢出来,已经走了,(沙奇里正是在对面的利物浦阵中)科曼伤病频繁。拜仁也曾有意过其它边锋,无奈有些太贵,有些不愿意来拜仁,这也导致拜仁在边锋位置的更新换代没有进展。。。虽然去年拜仁买了一堆年轻边锋,但也都不到20岁,等他们踢出来还需要一点时间。。。

  因为拜仁的高层最擅长刮彩票和白嫖 。拜仁高层不光是真懂球,而且他们球员时代是真的nb。贝肯鲍尔 鲁梅尼格 赫内斯 卡恩这几个当时都是金球奖或者准金球奖级别,他们看人的眼光不会太差太多。

  皇马不要的球员,咱要,罗本来了;巴萨不要的球员,咱要,范博梅尔来了;尤文踢不出来的球员,咱要,科曼来了;曼城伤了一个赛季的德国人,咱要,萨内来了;德甲降级队的右后卫,咱也要,帕瓦尔来了;j罗和库鸟在皇萨打不上主力,那更好啊,都便宜租来拜仁啊,然后欧冠的时候出场给旧主来tnd反戈一击;鸡哥,磁卡,莱万,聚勒,格纳布里和诺伊尔德甲自带的,人家要来,咱一概都收,结果就三冠阵容有了。

  热门联赛的小将咱不挖,咱就去北美挖“冷门”小将,结果还给咱挖出了一个大宝贝。

  至于德国本土的球员譬如穆勒拉姆,他们来青训在拜仁基本上半只脚就进了国家队,他们能不爱来吗?(有一部分原因是拜仁高层比如贝皇卡恩这些球员和德国队渊源很深,如果拜仁球员在德国队踢不上球,他们会施压给国家队...)

  要我说,咱这才叫科学运营,善于理财 打足球游戏氪金党一定能赢不氪金的,但是现实就未必了。

  最主要是一个球员如果能在拜仁踢个几年,签完协议基本上等于他找了一份“终生”的“铁饭碗”。退役以后还能当梯队教练或者形象大使。比如克洛泽皮萨罗拉姆这些。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寻找合适的球员。

  拜仁刚刚官宣8000万卢卡斯,加上3500万预定的帕瓦尔,中后场实力暴涨欧洲顶级。再加上边锋,拜仁估计会花费2亿欧左右,不抠了

  谢邀,首先说结论拜仁不穷。拜仁一直有“绿茵好莱坞”之称,一方面是因为拜仁队内不乏一些内乱,另一方面则是说明拜仁队内球星云集。不过拜仁从来不是皇马,巴萨这样在转会市场翻云覆雨的豪门,而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绝不仅仅是50+1。

  一,量入为出的转会政策。拜仁现在队内的莱万多夫斯基,哈维马丁内斯,胡梅尔斯等人,也是名震欧陆的战将。但是拜仁的转会政策一直都是量入为出,从来不会盲目烧钱。像巴萨重金买入德容,曼城引进马赫雷斯这样的转会,拜仁很少做。引进莱万,是针对戈麦斯离队。引进胡梅尔斯,也是因为巴德施图贝尔久伤下滑。因此可以看到拜仁对于阵容的调整,是基于现有阵容的更新补强,因此转会市场一直比较冷静克制。像巴萨针对内马尔离队,连续吃进登贝莱,库蒂尼奥甚至马尔科姆的操作,拜仁几乎不会做。

  二,东西没坏就别修的建队理念。东西没坏就别修,是很多体育俱乐部的理念,而拜仁尤为看重。像拜仁06年连续引进意甲金靴托尼,法甲mvp里贝里,不莱梅核心博罗夫斯基,德国超新星波多尔斯基等人的豪购,是因为之前倚重的巴拉凯已经因为马凯老化,巴拉克转会切尔西,以及球队实力下滑等原因,做的少有的一掷千金的转会。而随着球队实力回升,拜仁的转会也会趋于平稳。像罗贝里组合,拜仁就一直沿用至今。

  三,物美价廉的德甲引援。因为拜仁长期是德甲独一无二的超级班霸,而德国球员普遍也有为拜仁踢球的梦想。再加上赫内斯德国FC的构想。使得拜仁在德甲内部转会,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拜仁也很少会从西甲,意甲,英超大手笔挖人。像之前从勒沃库森挖到巴拉克,泽罗伯托,之后的克洛泽,再到莱万,格策,胡梅尔斯,以及诺伊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拜仁继续选择格纳布里,格雷茨卡,聚勒等人,完全合情合理。而且德国作为世界足坛的顶级豪强,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供拜仁选择。

  四,重视青训的球队传统。德国足球的青训一直都是世界顶级,而拜仁作为德甲第一豪门,自然也是重视青训。像拜仁之前的队长,队副,拉姆,施魏因施泰格都是从拜仁青训走出,之后的克罗斯,穆勒也是拜仁青训的优秀球员。因此拜仁对于自家青训球员,一直都很重视且愿意花时间培养。像施魏因施泰格以右边前卫出道,踢得一直不温不火,拜仁也没有出售小猪。直到范加尔指教,将小猪改造为后腰,一举脱胎换骨。因此拜仁在建队是也会为自家青训球员,留有一定空间。

  除此之外,很多球迷觉得拜仁这几年老化严重,应该更新换代,而俱乐部迟迟没有动作的行为,让球迷不满。这其实是因为,拜仁高层并不完全信任科瓦奇,不认为科瓦奇真的是可以带领拜仁换血复兴的掌舵者。而本赛季法兰克福依旧强势的表现,拜仁的举步维艰,也多少证明科瓦奇目前执掌拜仁,还是有所欠缺的。如果本赛季多特蒙德可以力压拜仁夺冠,那么可能拜仁会就此展开新的一轮投入,换血。不过考虑拜仁的传统,也绝不会像皇马组建银河战队,巴黎曼城那样,狂甩支票本。应该还会是冷静克制的投入。

  总结,拜仁不穷,拜仁的营收还是位于欧洲第一梯队。只是俱乐部的经营传统,建队思路决定拜仁不是人民币玩家。

  其实老牌豪门在转会市场上都是趋于理性,溢价有限的,银河一期的那些转会也的确是符合市场价格的。但是拜仁的确是相对比较抠的几只俱乐部之一,原因有多方面。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第一,一度真的没钱。拜仁的财政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现在看到的这么好,作为一个非会员制,无债务,且商业化和全球影响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在第一梯队的情况下,拜仁的经济状况其实一般。第二,溢价极低。拜仁高层的人脉极深,基本上和豪门之间的买卖没有什么溢价,而德甲内部转会基本大家都很便宜,如果铁了心不想卖就会有当年对极有可能破亿转会费无动于衷的强留里贝里的行为。第三,高层在无数次花小钱办大事中尝到了甜头。拜仁高层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很难指望赫内斯做出弗洛伦蒂诺般的决策,毕竟多特他也见过。曾经1875万的马凯用了很多年,效果不错,可他终究只是荷兰替补。曾经一个赛季砸出七千多万买人,里面有里贝里。曾经2500万就买到了罗本。违约金虽高却有球员降薪的马丁内斯。而高价买人往往是坑可能还真是玄学问题,当年不选阿奎罗却买了个布雷诺,违约金挖来格策,桑切斯迷之转会条款等等。

  刚才看到一篇文章说网易游戏为啥和腾讯游戏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易没有自带庞大流量的平台,而腾讯的QQ和微信本身就是体量过亿的流量入口。

  对于现在的足球来说,早就不仅仅是足球了,背后的商业逻辑正在被开发,早在小世界年代的意甲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若不是电话门和欧债危机的一连串打击,意甲不是如此式微,要知道次贷危机之前足坛大手笔交易基本都来自意甲:

  这些数字,拜仁直到不久前才由托利索打破,差不多二十年,折射的是德国足球对球员价值的错误观点。而意甲现在虽然有重重阻碍,传统三雄从来没有拒绝新的观念,就算米兰被老李刷了一波,他们也没有固步自封。尤文扁平化logo,吃进C罗同样在宣扬对足球商业逻辑的雄心。

  足球不仅仅是竞技,足球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可以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巨大平台,和腾讯网易的差距一样,英超、皇马、巴萨这样的大IP,自带流量,德甲本来可以做到,但他们从始至终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试想中超有德甲水平,还有拜仁这种超巨,时不时来个大黄蜂横扫欧洲,那时什么概念?

  就拿ins来说,现在ins上粉丝最多的是C罗,超过一切所有名人,完全可以印证足球这块大蛋糕能带来多大的价值。球员在一个大平台中能将明星效应变现,那好球员自然愿意来这个平台,球员价值、球队成绩和平台影响力相辅相成一起获益,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赢模式。但对于德甲和德国足球来说,“现在球员溢价太严重”,“没有球员价值多少多少”,这种话完全是看不到背后的逻辑。当然足球还是足球的话,这句话是对的,但足球真的还只是足球吗?

  德国球员中托尼克罗斯粉丝2000万,厄齐尔1900多万,已是顶配。而这两个运动员一个是皇马大IP下欧冠三连绝对主力,一个是皇马英超两大IP下做过当红炸子鸡的人。他们一度有过超巨表现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平台带来的增益能不能分点军功章呢?

  萨拉赫仅仅一个赛季的超巨表现,ins粉丝就突破2000万,目前达到2400余万,和英超的关系不要太大。

  但拜仁队内,ins粉丝最多的居然是租借来的J罗,粉丝有4000多万,这也是在皇马渡过金的,而J罗名声大噪基本得益于2014世界杯。拜仁队内从来不缺超巨表现。有世界杯有欧冠,欧冠决赛进过球(虽然输了),20岁砍下世界杯金靴,分别吊打过英格兰、阿根廷和巴西的穆勒呢,他的性格和场外卖萌明明非常适合刷流量,但只有600万粉丝。要说世界杯表现,除了去年,这个世界上就没几个比穆勒好的。如果是因为他丑,那罗伊斯呢?帅成这样,一上场就carry全场,这赛季实际也是超巨表现,ins才700多万粉,上哪儿去说理?而近几个赛季表现堪忧的格策也有900多万粉,2014年一脚射门可以吊打持续在德甲输出表现的罗伊斯

  那平台不行,永远只是做跳板,像持续拿出好的表现就根本不可能。其实拜仁过去几个赛季那一,说实话还是瞎猫碰到罗贝里两个死耗子,而且,要不是里贝里自己作死,应该早就跳去皇马了。

  但,拜仁、德甲以及整个德国足球,都没有在拜仁最好的几个赛季抓住机会扩大平台影响力,当然他们确实做了,也到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溜过了,但根本没怎么用力啊。

  有人说拜仁给球员开薪水是很慷慨的,这是好的现象,但你不能从球员身上得到更多啊,尤文一亿欧吃进C罗,当天股市上多的都赚回来了,开千万欧薪水,C罗带来的庞大流量都不知道存了几年的薪水了,这游戏显然这么玩才对。

  当然拜仁是有这个心思的初级水平的,就是他们也不太乐意50+1这个表面阻碍,实际上他们自己是有能力在这个规则下玩出他们的花样的,但是确实没有,可能管理层多以足球人为主有关吧。

  总而言之,拜仁,德甲以及整个德国足球在2013~14年连续拿下欧冠和世界杯之后,是大有机会跻身顶级流量平台的,可惜他们一直在自废武功。去年世界杯后的厄三篇就是这一连串置障操作的爆发点,未来等着德国足球的还不少。这不是世纪初竞技上的那种差距,是彻底的观念上的差距。

Copyright © 2002-2023 立即博外围体育平台 版权所有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right.htm